——大学生创业大赛华东区冠军浙江财经学院访谈
华东区是全国四个区域中最早进行比赛的地区,浙江财经学院也是本届创业大赛诞生最早的区域赛冠军团队。浙江财经学院一路从校内选拔赛、省市赛中脱颖而出,并在区域赛获得冠军,实力可见一斑。本期创业访谈,我们就走近浙江财经学院参赛团队的几位成员:梁应杰、黄佳、黄晓雯、唐玮,看看他们的创业大赛之路。
主持人:首先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团队的几位成员吗?
梁应杰:首先要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们这次机会,能在网上和大家交流心得很开心也很荣幸。我们的团队是名副其实的“杂牌军”,有来自税务专业的黄佳,市场营销专业的唐玮,审计专业的黄晓雯,还有财经新闻的我。
主持人:当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参加创业大赛的?你们几个人是怎么凑到一块的呢?
梁应杰:关于我们几个凑到一块,其实是一件很机缘巧合的事。我们学校很早就开办了ERP模拟实践的课程,这学期大家被教务处电脑很随机地分到了同一个班里的同一个小组。之后大家就一起踏上ERP的征程。
唐玮:大家从上课开始就合作的非常愉快,老师也正是看中我们的团队协作才会挑选我们去参加比赛的。
主持人:团队协作顺利吗?各成员在比赛中的分工是怎么确定的呢,CEO、CFO都是怎么选出来的?
梁应杰:当然,这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基本上我们分工延续了上课时候的分工。当初因为只有我一个男生,所以被推举为CEO,唐玮是市场营销的,所以理所当然管市场这一块。至于CFO,其实大家都看到了,团队里有两个擅长财务的人,最后只是沿袭了上课的分工。实际上,到后面我们对彼此的工作都很熟悉。
主持人:平时的热身赛和练习赛很重要,那你们在这个阶段是怎么练习的呢?
唐玮:平时的练习大多还是队内对抗,由于人数有限,为了增加对抗的竞争性和真实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人一组使用不同的方案。这样的练习促使我们每个人不仅要摸透自己所负责的部分,还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掌握财务、营销、生产等各方面的要领。通过网上的热身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思维,有利于我们制定新方案和对一系列细节的把握。
梁应杰:对,说起这个还得感谢网上的那些朋友,比如武汉热干面、小D、斐然、勇士等等。因为和他们练习,才让我们见到了真正的高手,自身也得到很大提高。
主持人:能说说创业大赛进行到现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吗?
梁应杰:大家印象最深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之前和东方学院一起走过的日子,那段日子结下的友谊远比比赛的结果意义要大。
黄佳: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和东方团队8个人在电子对抗实验室度过的那些日子,一遍一遍模拟和测试各种数据。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
唐玮:我也差不多,特别是最后那一个星期。我们每天呆在实验室的时间近十二个小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算,分析不同方案的特点,很枯燥很辛苦。但是我们很能苦中作乐,通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来自我调节。
黄晓雯: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省赛第一天结束的晚上,我们和东方学院的队友一起分析数据到很晚,房间里是满天的数据记录纸,大家都安静而紧张的计算着,虽然我们和东方学院用的是同样的战略,但是那样和谐的一起合作奋斗的场景让人觉得很珍贵。
主持人:6月开始,各类考试开始增多,你们是如何处理创业大赛和考试关系的呢?
梁应杰:我们接连放弃了一些校外考试,抽出时间研究ERP。近期刚好利用区域赛和全国赛的空隙,抓紧恶补学校的考试,呵呵。
主持人:作为冠军团队能否给其他省市的区域赛团队分享一些经营之道的使用经验?
黄佳:首先,我得说每一种方案都有可能获得胜利。制胜的关键在于对自己方案的把握,比赛时的随机应变和一点点运气。像在华东赛,有的队伍在前期采取了高广告低定价这样的策略,而有的队伍采取了控制广告高定价的策略。我不能说这两种孰优孰劣,还是那句话,要看具体的竞争环境。另外,我们采取的双柔策略,对于这我有一点建议,我们前期决定采取这个方案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双柔方案前期的存货很多,财务分比较低,这是双柔方案的弊端,希望其他赛区的战友们可以有好的解决方法。
黄晓雯:个人觉得作为创业型的软件,经营之道其实要求的是一种全局的思路,不仅仅是对财务或者对营销单方面的考量,更多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你自己的整个思路。因为一般来说总有些要牺牲的,也总有些必须要坚持的(比如ISO的研发),怎么在具体的操作中做到平衡和互补值得我们思考。
唐玮:我认为在比赛中各种方案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取胜的实力,关键在于实际的操作和控制。首先要避免失误。为了避免失误,我们团队做每一步决策的时候,都有至少两名队员在不同的电脑上核对具体的决策。涉及到计算的步骤,除了在电子表格中进行计算,也会用手工计算来确保准确性。其次,各个队员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分工,要能够和其他队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会换位思考,比如营销要有财务意识,财务也要有市场意识。最后,要以销定产,知己知彼,每季度的数据分析很重要,要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方案策略,不能拘泥于固有的套路。
主持人:再讲讲K/3的使用窍门?因为K/3是区域赛新加入的竞技平台,而华东区是最早使用K/3的区域了,很多同学希望从你们这取取经。
黄晓雯:我们的团队在这方面确实比较幸运。如上所说,我们有两位财务方面的队员。这样的话在比赛时一个人可以跟进财务,一个人全力做好K3。一般而言,如果有财会专业队员在,这个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K3的操作跟大家平时上课所学的基本上是一致的,从基本的凭证到账簿,最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报表。就华东赛区而言,难度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就是一般的会计凭证录入,只涉及了总账模块。不过每个赛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其他赛区的要求好像确实要高很多。当然如果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软件确实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毕竟这个K3还是比较专业的财务软件。但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操作应该是可以做下来的,花了时间和心血进去,总会有收获。熟悉流程加上细心地操作相信是不会出现大问题。
主持人:听说华东区成立了QQ群,通过互联网的交流是不是跟大家比赛成绩也有些关系呢?
梁应杰:网上的模拟让我们大开眼界,彼此的交流也使得一些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主持人:后续的比赛会陆续加入创业之星、创业计划书,现在这几项竞技平台有什么进展吗?当然同样欢迎给其他团队分享一些经验心得。
梁应杰:这些都会陆续考虑,目前只想早点见到创业之星的庐山真面。我想大家经过这么多的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只要保持着这种态度和毅力,那些都不会成为负担。
主持人:你们在官方网站的团队展示比较晚,到目前在官网中亮相机会也还不多,现在你们在创业大赛团队展示这个方面有什么计划?
梁应杰:这块我们考虑的不是很多,前面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现在有了结果才考虑到团队展示这一块。我们希望通过团队展示增进参赛队之间的交流,同时让更多团队了解我们,展现出团队真实的一面。
主持人:最后,每位成员能否总结一句话,送给那些正在准备区域赛的团队呢?
黄佳:Impossible is nothing.
黄晓雯:祝大家好运常在,如愿归来。
唐玮: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自己的团队。
梁应杰:专注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机会。
主持人:非常感谢几位接受组委会的访谈。最后期望你们在深圳的决赛也能取得佳绩。
梁应杰:也非常感谢组委会以及我们的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