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学院创建于 1952 年,是一所为国防科技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沈航原为航空工业部所属的 6 所本科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 18 所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建设院校。
沈航占地总面积 2000 余亩,建筑面积 57 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 6.7 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4 亿元;图书馆拥有图书 103 万册,各类报刊 2000 余种。学校以航空航天学科与专业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相结合,设有 21 个二级教学单位、41 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学生 20000 余名;现有教职工 150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 400 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博比达到 70% 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35 人。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 1 个、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共同建设的重点学科 2 个,省级示范专业 2 个、省级精品课 7 门,省级工程训练中心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5 个、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共同建设的重点实验室 2 个,省级创新团队 2 个。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 个,二级学科 16 个,可在 4 个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近年来,沈航先后承担国家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先研究、国防基础科研、国家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600 余项,通过各级鉴定的科研成果 100 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 50 余项,成果获奖 30 余项,获准专利 30 余项,年科研经费已超过 5000 万元;近 3 年,学校出版学术著作 50 余部,在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 1600 余篇,被 SCI 、EI、ISTP 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 200 篇。
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常年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考察及开展科学研究,并先后与美、英、俄、澳、韩、日等国家和地区的 30 余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沈航占地总面积 2000 余亩,建筑面积 57 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 6.7 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4 亿元;图书馆拥有图书 103 万册,各类报刊 2000 余种。学校以航空航天学科与专业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相结合,设有 21 个二级教学单位、41 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学生 20000 余名;现有教职工 150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 400 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博比达到 70% 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35 人。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 1 个、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共同建设的重点学科 2 个,省级示范专业 2 个、省级精品课 7 门,省级工程训练中心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5 个、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共同建设的重点实验室 2 个,省级创新团队 2 个。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 个,二级学科 16 个,可在 4 个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近年来,沈航先后承担国家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先研究、国防基础科研、国家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600 余项,通过各级鉴定的科研成果 100 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 50 余项,成果获奖 30 余项,获准专利 30 余项,年科研经费已超过 5000 万元;近 3 年,学校出版学术著作 50 余部,在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 1600 余篇,被 SCI 、EI、ISTP 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 200 篇。
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常年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考察及开展科学研究,并先后与美、英、俄、澳、韩、日等国家和地区的 30 余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